此次,魏光飚的最新研究表明,龙骨坡遗址中含“巫山人”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为距今214万年前,比之前204万年的结论提前了10万年
17万年前剑齿象颌骨手斧
[摘要]世界公认最早有人类活动并利用石头制造工具的地方在非洲,距今有260万年因此,国际学术界普遍猜测——中国古人类最早也来自非洲
“最近,这件骨制手斧被证实来自于17万年前,这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首件用骨头打制而成的手斧,也是全世界发现的首件利用剑齿象下颌骨来打制的大型铲型工具”魏光飚说,这项成果于近期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报道,引起考古界密切关注
魏光飚介绍,重庆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山区里石灰岩地区的洞穴遗址;一类是第四纪时期由于地壳抬拳击的礼节升及长江下切形成的各级河流阶地上的旧石器遗址
铜梁西郭水库旧石器遗址(3万多年前)
在考古界,手斧被认为是一种代表人类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工具全世界发现的手斧绝大多数都用石头打制,用动物骨头加工制作的手斧极其罕见2002年,九龙坡区白市驿一采石场开山炸石时,“炸”出了一把骨制手斧
在历史教科书和百度百科上,“巫山人”被界定为204万年前的古人类今后,这一界定将被改写
巫山大石洞古人类遗址(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丰都烟墩堡旧石器遗址(73万年前)
魏光飚介绍,1991年,我国古地磁年代学家按照1982年公布的国际同位素地质年代表,判断含“巫山人”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应为204—201万年前但根据最新版本的国际同位素地质年代表,“巫山人”化石地层的地质时代比拳击的常见动作以前提前了10万年也就是说,在214万年前,三峡地区就出现了东亚最早的人类,并繁衍至今
中国人来自非洲?
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如下:
日前,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魏光飚博士在全球著名学术期刊《国际第四纪》发表的4篇论文,震惊国际考古学界
随着最新古人类研究成果的抛出,重庆的史前文化形成了一个自200多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完整演化序列,其史前遗址的密集性、连续性与独特性,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魏光飚介绍,玉米洞石器的刃缘轮廓几乎都呈齿状,石制品大型、厚重、有棱角,利用卵石和砾石作为原材料加工,没有出现欧洲、非洲同时期常见的勒瓦娄哇加工技术(其特点是打下的石片薄而规整)
2月2日,魏光飚博士向本报独家披露,其论文中的研究拳击特点成果确认——214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重庆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自成体系的史前文化;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重庆地区的古人类制造了目前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件骨制手斧,并创造出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的旧石器工业技术,这,或能证明现代中国人系本土起源
奉节兴隆洞古人类遗址(13万年前)
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214万年前)
魏光飚说,这个凹陷的空间,便是剑齿象下颌骨中残留的下颌管结构,其凹陷的空间正好放进一只大拇指,非常便于使用此外,用动物下颌骨打制的工具,有更大的使用面积,对于掘土采集植物的根茎来说更为实用
骨制手斧,由图①剑齿象下颌骨示意图中阴影部位制成;图④中可见长约6厘米的凹陷空间,能轻松将大拇指放入,方便拿握手斧
造型巧、手拳击的培训感好
顺着魏光飚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段长约6厘米的凹陷空间将大拇指放进空间,另外四个拇指握住手斧背面,刚好能抡起这个重达3斤的手斧,很有“手感”
手捧这件距今已有17万年的手斧,魏光飚难掩激动:“你看这里有一个凹陷,隐藏着远古人类的智慧!”
世界公认最早有人类活动并利用石头制造工具的地方在非洲,距今有260万年因此,国际学术界普遍猜测——中国古人类最早也来自非洲
为何提前了10万年?参考标准是什么?
按照新版国际同位素地质年代表
“巫山人”历史前推10万年
2004年,巫山发现玉米洞旧石器遗址,至今已发掘出的石制品、骨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等超过5000件魏光飚介绍称,在玉米洞的发掘成果显示,三峡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一脉相承的旧石拳击的发展器文化,它很可能成为证明现代中国人是本土起源的最有力的考古学证据
早在1984年,中国古人类研究专家黄万波等,就发现了位于我市巫山县的龙骨坡古人类遗址,并在此后的考古工作中发掘出“巫山人”下颌骨化石等,龙骨坡也被誉为“东亚人类摇篮”
丰都高家镇旧石器遗址(14万年前)
巫山玉米洞遗址(至少40万年前-1万年前)
玉米洞的证据或说“不”
据此,魏光飚认为,玉米洞的石器工业自成体系,很可能是远古人类成功适应三峡地区特殊生态环境的结果,其存在对研究现代中国人的起源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巫山人”到底生活在多少年前?现代中国人是来自非洲还是本土起源?
九龙坡玉龙公园旧石器遗址(140-100万年前)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