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白领拳击这项新兴运动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格里森俱乐部诞生。在随后的10年时间,这项起源于华尔街的运动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今日美国》就撰文称:“白天,他们一副职业行头,被困在办公桌前;下班后,脱去职业套装,抛去领带和高跟鞋,戴上拳击手套和头盔,才是真正释放自我的时候”。而据统计,年时,格里森俱乐部的多位拳击会员中有65%是白领。
在年,英国伦敦的银行家们组织起了全英国第一场白领拳击秀。除了欧美国家之外,亚洲国家新加坡也掀起了一阵拳击热,不少当地的白领投身到了白领拳击的运动中,他们还组织起了慈善义赛,将所有比赛的收入用于了慈善事业。
“其实,之前的我根本没有听说过白领拳击这回事。”来自英国的一名政府债券交易员杰米·托夫如是说,“当时我正在寻找一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白天所遇到的工作压力,也想借机健身一下。就在那时,我看到了一群市政府工作人员在东伦敦的一家健身馆里练拳击。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几分能耐,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赢哪怕一次。”
缓解压力、强身健体,这大概就是大部分白领会投身到这个领域的一大原因。但如果仅仅是以上原因的话,参与任何一项运动可能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跑一场马拉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或者游过英吉利海峡,都能让人收获一个强健的体魄。但拳击还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我一共在拳击台上待过18个回合,还在西汉姆的厄普顿公园打过一场。真的没有几项运动能像打拳击这么刺激。”托夫表示。对于那些长年在市政府工作的人们来说,也许在平日里他们不苟言笑,甚至遭遇了“中年危机”,连买一条时尚一点的裤子都会让他们犹豫不决,换个新发型都是他们生活中的“大变化”。但对他们来说,站到拳击台上去,在个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和一个陌生人一决雌雄,这是一种莫大的刺激和放松。在拳台上彻底放下自己的身份,获得最纯真的快感,还赋予了人们一种独特的心理挑战,这可不是随便一项运动就能提供给你的享受。
说起普通人的拳击,也许你会想到年上映的著名电影《搏击俱乐部》。不过白领拳击或多或少和《搏击俱乐部》有点不同。
这些投身其中的拳手们平日里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这些白领不会因拳击辞掉自己的工作,拳击对他们来说也不完全只是宣泄自己的手段。这项运动还被《金融时报》评为了“新高尔夫运动”,《金融时报》称,人们喜欢拳击是因为拳击迎合了人类需要打击东西的天然本性(侵犯性是遗传特征,如果人类不具有这种遗传特性,就会被老虎吃掉);拳击给人一种独特的心理挑战。
虽然白领拳击和《搏击俱乐部》一样受欢迎,但这项运动遭遇到的压力和阻力同样很大。为了保证白领拳击的安全性,也为了让这项运动被更多的人接受,世界白领拳击协会针对白领拳击手之间的比赛做出了规定,每一场比赛都有3个回合,每回合为2分钟。25岁到57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可以作为拳击手出现在拳台上。所有的拳手都将签订伤害豁免的合同,同时戴上头部护具,台上的裁判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台下也有医生为突发事件做着准备。
白领拳击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得更快。靠着口耳相传的方式,现在这项运动已经风靡全球。如果你以后在拳击台上看到自己平日里熟悉的某位白领朋友时,你可不要太诧异,因为这项运动已经走到了你的身边。
图,文
转自网络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