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死亡工作坊
由公益人纪慈恩于年创办
以“死亡”为名的生命教育
迄今已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举办过近30场
逾人
参与过这个课程
这是关于生命最核心的议题
11.4-6北京
第九期即将开始
纪慈恩
义工,从事公益事业近10年,临终关怀服务时长个小时,曾服务于北京希望之家孤儿院、医院、医院心莲病房、北京第一福利院、中华骨髓库。年创办“体验死亡工作坊”,在CCTV、凤凰卫视、江苏卫视、TEDx大连等节目演讲,现服务于大理儿童福利院,并在全国各地推广“死亡教育”。
1初心19岁时纪慈恩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死亡——为好友签署“安乐死”协议,这件事让她深陷抑郁症,恢复后她从此踏入公益领域。
10年来她服务过许多临终老人和儿童,她从这些服务对象的真实故事里,看到很多无奈和悲伤,对生命的懊恼,对亲人的不舍,以及亲人对逝者的执着...等等。原来,我们对死亡如此陌生,我们一直不敢谈论它,直到我们不得不面对它。这种纠结而复杂的心理,带来了许多遗憾。
年创办体验死亡工作坊,正是源于这样的初心:
让人们正视“死亡”,学习“临终关怀”,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活出真实的自己,活出勇气和创造力。纪慈恩这样说:我们讨论死亡,但课堂上我们不会说死后的世界怎样怎样,我更关心怎么样活着,怎样充分做自己,而不是等到死亡到来时被后悔占据。
年纪慈恩去了台湾的临终儿童病房,本该是悲戚一片的地方,却洋溢着罕见的祥和与平静。父母接受孩子们将要离去的事实,珍惜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孩子们安然地感受着生活中的喜乐和颜色。
这大概是我们所能看见最美好的告别了吧。
而这美好,源于对死亡理性、平和的认知。理性,是多么珍贵的一份品质。
2理念死亡是生命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它从来都不是突然之间来到我们生命之中的,它既不愉悦也不悲伤。
我们做着这样一件事:在体验中感知死亡,接纳我们的恐惧,可以清清楚楚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当死亡真的来临之时,可以安详的,有最严的,没有遗憾的离开,为这一阶段的生命画一个坚实的句号。
我们并不试图研究死亡,也并不把重点放在死后的世界,我们只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如何好好的活,好好的死。
3课程第1单元︱课前作业:死亡面前你仍然了解自己?
第2单元︱生死学认知:遗愿清单
第3单元︱感受恐惧:死亡真的很可怕吗?
第4单元︱影像中的生死学
第5单元︱深入死亡:虚拟追悼会
第6单元︱审视生命:让我们清清楚楚地活着
第7单元︱生前告别会
第8单元︱临终关怀与善终服务
第9单元︱灵魂探索:极端情况下,你会如何选择
第10单元︱手工泥塑:回顾我们的一生
4回顾真没想到,哭的最惨的居然是我们(指肿瘤科医生),我们都以为我们对死亡习以为常,我们每个人一年送走多少个病人,我们都数不过来,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是死亡的代言人。可是,那些死亡没有走进我们心里。
非常非常感谢纪慈恩老师的工作坊,给我们做医生的狠狠的上了一课,让我们可以对生命重新定义。在体验的环节里,我顾不上带着那么多身份,就只有自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那么脆弱,在接受死亡的这个终身课题里,我从未开始过。
体验死亡工作坊应该会是我一生也是我职业的一次转折点,让我可以更同理病人,也会让我从现在开始卸下“医院著名肿瘤科专家”这个不可理喻的标签,重新认识死亡,纪慈恩是一缕清风,看似静静的流动,却可以给普通人一份震撼,给医生一个耳光,不简单的女孩,了不起的项目。
——台湾学员:Doc.Qu(肿瘤科医生)
工作坊结束一个月了,我有了变化。虽然我仍旧恐惧死亡,仍旧会在午夜梦回被浮上来的死亡恐惧吓得大汗淋漓。可我却开始尝试拒绝别人对我的不合理要求,开始接纳自己的悲伤和软弱,开始直面自己的黑暗,开始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开始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