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项目的新规则和国际发展趋势的认识

拳击的基础是体能,取胜的核心是技术,表现的形势是对抗。

  一、拳击项目的特点分为4个方面:

  1.拳击运动是高智商的体能对抗性项目,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两名拳手在直接的身体对抗过程中,需要精明的头脑、强大的肌肉力量、完善的技术和战术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拳击运动具有智能类对抗项目的特点。

  2.拳击运动的胜负除了通过点数取胜外,还有通过使对手遭到“数八”、“KO”或“TKO”重击的方式取胜,因此对拳手的力量要求尤为重要。

  3.拳击比赛要求拳手在3回合、历时9分钟内以快速主动、高密度连续攻防中将对手击败,因此,拳手必须具备强大的体能和顽强的作风。

  4.拳击比赛按级别进行,拳手必须在称重时达到该级别体重要求。因此拳手赛前、赛后都必须长时间降控体重,这就要求拳手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项目的发展趋势

  新规则除比赛回合数量与职业拳击有所区别,其余规则已于职业拳击接轨。裁判判罚胜负基本依据有以下几点:1.有效部位击打的有效数量,2.参考每回合比赛的优劣势,3.进攻的主动性,4.技战术运用的合理,5.比赛中犯规少。

  新规则对项目的制胜要点和技战术的运用体系均产生了质的影响。

  通过对规律的认识,训练中我们将通过下面3个方面进行执行和落实:

  1.训练模式的改变

  针对比赛规则变化进行训练模式的改变,加强与科医人员的合作,认真研究规则变化对运动员训练、比赛、伤病的影响,合理安排训练量和负荷。围绕比赛时间、供能特点及运动员自身特长,设计训练方法和手段,注重顽强作风的培养,做到赛练不脱节。

  2.明确训练目的,抓住训练重点

  纵观新规则改变后的比赛,出拳力度加大、对抗增强、攻防节奏加快,绝大部分胜者表现特点突出、攻守均衡。所以我们在训练安排上把攻防两项作为训练的重点去抓,突出对抗,丰富进攻和防守的手段,细化进攻和防守的技术,形成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技术风格。

  3.参赛动机和战术思维的改变

  训练为了比赛,比赛为了取胜,加大技术训练中战术训练的比例,增强拳手比赛以取胜为目的的意识。依据新规则力主技战术风格的改变,加强抢开局意识的培养,在比分领先情况下,主动控制,加强防守,突出防中有攻,如果出现场面暂时处于下风,不能盲目进攻,加强进攻的多次反复,力主前手拳有效击打,减少失误,做到攻中有防。

  三、制胜要素的认识

  制胜要素就是如何确保取胜并比别人进步快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具体要达到体能出众、技术过硬、战术多样、心态平和、作风顽强,具有高强度连续作战能力和有效得分得势且不失分的手段。

  通过对制胜要素的认识和理解,训练中我们将通过下面4个方面进行执行和落实:

  1.必须对拳手有深刻了解

  教练员必须准确把握拳手身体情况、思想动态和性格特征,同时对拳手技术上的优势和不足有认真客观的分析,以便在训练中扬长补短提升实力。思想上正确引导,使其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训练和生活中注意观察,了解拳手的性格,在比赛和训练中正确把握,合理利用。

  2.必须对对手有动态分析

  对重点对手根据长期的跟踪和观察,通过现场比赛和录像资料,研究对手的技术特长和根据不同对手比赛表现出的战术打法,分析可能出现的几种变化,在依据规则基础上针对性的安排多套战术进行应对,与拳手积极沟通达成共识,训练、比赛中严格贯彻执行。

  3.必须建立在个体化训练上

  狠抓重点拳手的针对性训练是个体化训练的核心,围绕技术特长强化得分手段,围绕自身不足设计合理技战术,计划单列专人负责,根据重点对手情况专人进行模仿,技术特点和薄弱环节,设计针对性的技战术打法,在训练中实施,逐步形成动作自动化。

  4.必须动态研究和把握判罚尺度

  裁判法的标准是统一的,但是判罚的尺度是动态的。加强与国际拳联及裁判员委员会的沟通和联系,掌握国际的判罚标准与趋势,了解国际拳联对项目的发展导向。训练中合理利用,正确指导我们的训练,把握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比赛中积极主动为上策,10分制的判罚尺度,裁判认为获胜方获得10分,负方为9分,KO和TKO为8分;即便上方实力相当情况下,积极主动一方会获得裁判的10分;三个回合结束后裁判分数相加,分数多者获胜。因此,教练在比赛指挥也非常重要,要准确判断队员比赛过程中占主动和获胜的优势;参赛选手也同样要有准备判断能力。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失去比赛胜利机会。上图是前几天全国比赛,我学生的情况,由于判断失误,没有积极主动进攻,一点之差输掉了比赛,非常遗憾。这都是作为运动员应该吸取的教训!加入丹东超越搏击拳击团队,给你一个专业的拳击人生!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utingmpi.com/qjtd/18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