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传承人在瓯林拳坛传授武功秘笈
摄影:朱忠胜
年8月19日,永嘉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省级非遗名录南拳培训在桥下镇瓯渠上新屋的瓯林拳坛举行,由永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永嘉县上新屋南拳文化传习所承办。
素有“武术之乡”称誉的桥下瓯渠村昨天热闹非凡,在吴守武师傅的领导下,其弟子一一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武技,我们从这些动作中看到了武术带来的魅力以及所包含的武术精神!
据了解,南拳是一项传统武术,它不仅是一项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桥下镇的南拳武术在浙南大地久负盛名,至今传承已达28代多年,曾涌现一大批武术名家和武术爱好者,是我国南拳发源地之一。民间传有:“瓯渠雄鸡,有三路柴”之称,年“瓯渠上新屋吴氏南拳”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瓯渠武术馆被批准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拳传承基地。
时至今日,瓯渠上新屋南拳已传至第28代,在传承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吴氏子孙不断推陈出新,逐渐自成一家,以其准、紧、猛为主要特色。瓯渠上新屋吴氏南拳内容丰富,刀棍拳套路繁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攻守并重,在永嘉乃至浙南都颇有名气,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练习吴氏南拳,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磨砺意志力。
瓯渠上新屋南拳培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吴氏已开始私人教授南拳,至今已收学徒五百多人。为了更好地传承南拳,也为了吸引中小学生来学习,从年开始,传承基地每年坚持开办培训班,并将培训时间统一定在暑假。
作为南拳传承人之一的吴守武希望把吴氏南拳向本地青少年普及和推广,通过他们传承下去,并宣传吴氏南拳文化。
南拳代代传,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添上浓墨重彩一笔,传承好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南拳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摄制-